今年的国庆佳节,四川盆地原本骄阳似火的天空一夜之间被秋风占领,凉爽宜人,甚至带了几分寒意。恼人的蚊蝇早已销声匿迹,唯有那知了,还在秋风中悲凉地吟唱。这无疑是投身户外活动的绝佳时刻,于是爸爸妈妈带我踏上那绵延100公里的天府环形绿道,去一场说走就走的骑行之旅。
我们租借了三辆山地自行车,便在这条绿道上展开了我们的旅程。起初,我对这样的骑行感到陌生,甚至有些不适。道路仿佛一条弹性十足的蹦床,而我骑乘的自行车就像是顽皮的孩子,在蹦床上蹦跳,让我在颠簸中领略骑行的艰辛。最让人崩溃的是,起点的坡道让我措手不及,只能硬着头皮以21档的速率攀登,汗水如雨后春笋般涌出,喘息声也渐渐急促起来。
骑行至20公里处,我终于掌握了骑行的诀窍。我双手紧握把手,确保车身稳定,不再上下颠簸;我把档位提升,全力以赴地踩动踏板,借助惯性冲上坡道;我把身体紧贴车身,尽可能降低重心,减少阻力;我尽量不使用刹车,以节省能量。这些技巧让我的骑行效率大大提高,秋风在我耳边作响,似乎在为我的进步喝彩。
到达50公里标志时,我的速度不自觉地减缓了。向右望去,一条城轨在我脚下延伸,而我们所攀登的道路,也变成了一座壮观的“长虹”——桥。从高处俯瞰,城区景色尽收眼底,远处的高楼若隐若现,宛如人间仙境;中部的田园风光,古朴的瓦房错落有致;近处,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,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耕图。
常言道,行百里者半九十,我本以为最后十公里会最为艰难,然而事实并非如此——最后的十公里竟全是下坡。我轻轻转动车龙头,身体随之倾斜,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,时而流畅,时而惊险,与车身形成的60°角共同描绘出一幅动人的画卷。
六个半小时后,我们完成了环绕绿道的骑行,回到了起点。这一路上,我们经过了11个行政区、78座桥梁和121个公园。这次百里骑行,让我深刻体会了从难到易的过程,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