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厕所对你一定不陌生。大便憋急了,三步并作两步地冲进厕所。一阵忙活,“咚咚”几声,负担卸去,身心舒畅。但,你知道宇航员是如何上厕所的吗?
1969年,发生了著名的“飞屎”事件。美国宇航局从美国“阿波罗10号”上宇航员太空对话录音中得知,宇航员发现飞船舱内漂浮着成片的排泄物,根本无法执行任务。这充分说明了,宇航员在太空中合理处理排泄物的重要性。
在载人航天开始的初期,设计师们并没有将排泄物处理列入重点研究的项目中,故并没有设立太空厕所。后来航天员在太空中执行任务的时间变长,便陆陆续续地出现了一些太空“马桶”,比如在美国“双子星计划”中使用过的便便袋,这种便便袋直径约15厘米,长约30厘米,大小如一个吹满气的气球。这种便便袋由胶带、袋体和杀菌剂组成。使用的时候,把胶带黏在屁股上,然后就一边期待便便尽快出门,一边期待便便顺利进洞。如厕完后,需要一只手去掐断便便并把屁股擦干净,另一只手,还需要使劲将便便与杀菌剂揉搓均匀,防止大便内部细菌滋生,它虽然方便,但是它的“危险性”太大了,只要细菌没被充分杀死,他们繁殖后产生的气体就足以让袋体胀爆。后来,分别发生在“双子星七号”上和“阿波罗十号”上的三次飞屎事件,彻底结束了便便袋的“职业生涯”。
随着后来航天员执行任务的周期越来越长。真正的太空马桶终于投入使用。这种太空马桶被称为“吸入式马桶”,从侧面看,就像一匹没有脖子的马。与普通的家用马桶不同,它内部没有空气和水,进入这个马桶内部的便便会被风扇吸干水分,密封处理,以带回地球供医生研究航天员的生理状况。
值得一提的是史上最贵的太空马桶。在2020年9月29日,美国将一个价值约2300万美元(约合人民币1.6亿元)的太空马桶于国际空间站内投入使用,整个马桶全为钛合金制造,与原有的太空马桶相比,这款马桶体积缩小了65%,重量减轻了40%,简直像一个背着书包的铁桶。它由双扇风扇分离器产生气流,可产生强大的吸力将粪便和尿液吸入马桶。粪便和尿液将会被分开储存,粪便经过脱水压平后装到一个特别的存储器中,尿液将进行过滤进化处理,变回饮用水。有了这样先进的马桶,航天员们再也不会产生太空飞“翔”的痛苦了。网友们对这款马桶也是评论纷纷:“昨天的咖啡变成了明天的咖啡。”“如果把这款马桶安装在公厕,这边排尿,那边就出矿泉水了,一本万利啊。”
对宇航员来说,上厕所,难于上青天。但随着科技的力量越来越强大,宇航员们将彻底告别这本辛酸的太空“屎”。
猫自然是讨人喜欢的,缠人,爱叫,喜欢在人的手下伸长脖子,刮蹭它的皮毛。于是人们对猫自然也亲近起来,小孩儿最爱的就是细声细气地学老鼠子(长沙方言)叫:“嗞嗞嗞!”想把猫勾引过来。大人自然会防小孩被猫抓伤,要用呵斥把小孩和猫分开。但背地里仍常喂猫好东西吃,聊以娱乐,连饭桌上摆的也是猫计子(长沙方言)长猫计子短的话题。
猫的缘结得太多了,记忆的网里早就挤满了。小时候去乡下玩儿,伙伴们约了我半夜去“吁猫”。走在乡村的山路上,野花野草已经褪尽了夕阳的酡红,两边是青黛的灌木,四周是古苍的板栗树,月光铺在叶上,像涂着一层幽幽的蜡,脚下蓬松的板粟壳一踩上去,就发出“刺刺”的响。
当睡在路边的野猫被惊动,发出响动的时候,两点磷火便从路边的草丛中飞出,幽幽地转向我们,大家便惊得一起喊“吁——猫!”于是“咕咚咕咚”一阵子响,那个黑色的身影,便飞到另一边的草丛里头去了。寂静小丘便只剩了我们的回音与猫头鹰的扑翅声,显得更寂静了。
记得去年夏日,妈妈从工作的学校领回了一只半月大的小猫,它成为了家里的新成员。
“这是一种温柔而危险的动物……”莫泊桑在他的著作《关于猫》里这样形容猫。是的,所有猫都是危险的暗夜独行者。一双夜视眼,仿佛专为在黑夜中探险而生。我家的猫每晚是必定会出去呼朋唤友的,它和它的“猫友”们混得风生水起,什么探险垃圾场,悠哉悠哉逛厨房,啥都干得出来。甚至还“摸黑扒窃”,不信,你听听我的邻居们怎么说。
“各咋猫计子,昨晚又把我家的腊肉叼跑嗒了,还在我房顶上‘喵呜呜’的一阵叫。”
“是的啰,前几天我的几挂腊肠挂得外面,一晚上,全给各咋猫扒去嗒。”
“各咋小畜牲哪……”
那语气,又爱又恨。
猫也并非完全无用。我家本来鼠患成灾,许多粮食、零食被糟蹋,而这只猫来到家之后,老鼠确实消停了一段时间。但谁承想,老鼠被饿急后也开始不顾亡命的威胁,仍从房顶上下来窃取粮食,一时间家中恶鼠势力再度抬头,而这只“废猫”仍是“晚出早归”,压根不料理“猫政”,这一举动就引起了全家人的不满。
“死猫!”妹妹也开始这样说猫了。可猫似乎丝毫也没有察觉到大家对它的不满。直到有一天,奶奶终于被这只猫的无所作为激怒了,把猫关在门外面一整天。猫于是有了危机感,进出门也开始躲躲闪闪。
不过与猫有缘的人终究是幸福的,也许是它终于下定决心捕鼠了吧。忽一日,一阵匆忙的跑声与“吱吱”声在客厅中闪过,奶奶就嚷了起来“猫咬到了一只鼠计子!”从此,家里便再无鼠迹了,奶奶说:“有猫缘的人,有福!”
我想,与猫为友,的确是一种特别的缘分。
好久没来湘江边观鱼了,今天是个好天气,真正的蓝天、白云,江水有节奏地拍打着江岸,江风拂面,令人舒畅。
可今天,我等了好久,也没等到鱼,倒是等来了一群蚊子,害得我双手都拍得生痛了,也没赶走几只。
终于,一片黑压压的“云”向岸边飘了过来,定睛一看,原来是几百条小白条。小白条身体长长的,就像一把小刀。全身上下没有一丝花纹,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是闪着银光。“云层”外侧都是稍大点的,内侧的则小一些,大概只有几厘米长。时不时就有几条冲到岸边,但立马就缩回去了。白条群中还夹杂着几条小红眼,虽是小红眼,却也比白条大了不少。不知是不是被白条的活泼打动了,便也忘了捕食,与白条一同戏耍了起来。此时此景,不觉让人想起北宋诗人苏舜钦《沧浪观鱼》中的一句诗:“我嗟不及群鱼乐,虚做人间半世人”。
江面上,蚊子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子一直低飞着,不时有几只蜻蜓垂下尾部在水中产卵。只见几个水花爆了出来,几条鱼儿如蛟龙一般一跃而出,嘴巴一张,精准地咬住了蜻蜓的尾部,将其拖入水中。
白条越聚越多,一片祥和景象。可突然,一个近一米长的巨大的黑影如离弦的剑一般冲入了鱼群,巨大的嘴巴咬住了几条逃窜的白条。一刹那,鱼群如同泼在地上的墨水,四散溅开。接着,黑影又往水面一跃,这时,我才看清它的真面目,原来是一条鱤鱼。鱤鱼被称作是“湘江水老虎”,头部尖尖的,嘴巴大大的,身上只有很小的鳞片,看上去滑溜溜的,看着甚至有点儿像一条蛇。它喜欢捕食小型鱼类。其它鱼看见了它都会飞快地逃跑。只要有它出现的地方,宁静的水面很快就会变成屠宰场。
这鱤鱼,可真讨厌!
我观鱼的好心情瞬间灰飞烟灭。如果没有鱤鱼这种捕食鱼类,小白条就不必整天担惊受怕,好好活下去了!我不禁气愤难耐,准备用石头来打击鱤鱼。可是我一时之间竟没有在江边找到趁手的石头,等我转过身来,鱤鱼早就不知所踪。
这时,却听见一个老人家一边抬起了手中的鱼竿,一边兴奋地喊道:“漂亮!守了这么久,终于逮到你了!”鱼竿成了一个大弯弓,鱼线的另一头在水下不停窜动,绕着鱼线打圈。不一会儿,鱼线窜动的速度慢慢降下来,老人家顺势把鱼竿抬得更高,随着线不断绷直,线那头的鱼儿终于被拉出了水面。竟然是那条大鱤鱼!
想起刚才见到的种种,我陷入了沉思。
原来,虫扰人,鱼又吃虫,鱤吞鱼,人又钓鱤,万物相生相克,无下则无上,无低则无高,再厉害的人或物都有东西能克制他,古人的话,诚不我欺也。
水面又重新恢复了平静,过了一会儿,小白条们又开始聚成一群悠闲地游着。
书法老师布置我们摹写“赢”字,中华汉字千千万,老师偏偏挑了这个笔划繁多的“赢”字,我说赢啊赢,你怎么就如此复杂呢?我手都写痛了!
这不,写着写着,我竟然趴在桌上睡着了!在梦中,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,环望四周,一个模糊的背影映入眼帘。走近一瞧,只见一个穿着树叶制成的衣服的人蹲坐在泥地上,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什么,我决定一探究竟,待看清那个人的面目之后,不禁吓出一身冷汗,只见此人披头散发,苍髯如戟,四目双瞳,容貌甚是惊悚。
我鼓起勇气问道:“先生,您在干什么?”
“哈哈,年轻人,我在造字啊。”
我心想:长着如此怪异的五官,莫非他就是仓颉?想到这里,心中不由大喜,便想让他为我诠释“赢”字的由来。
“先生,想必您对赢这个字应该非常熟悉吧,您为什么要这样造呢?这样造不是太过于复杂了吗?写起来可真麻烦!”
“年轻人,造字这件事可马虎不得啊,一撇一捺皆有讲究,各有内涵。这个赢字确实笔划众多,全字由五个小字组成,每个小字都暗藏着赢的必要因素,请先看这个‘亡’字,意思是灭亡,代表着消灭对手。‘亡’字还可以表示危机意识,没有危机意识,很难赢。”
“先生,‘口’字位于全字的中部,你将它安排在如此重要的一个部位,是不是也蕴藏着什么重要的含义呢?”
“哈哈,你想得没错,这个‘口’字的意义可大了。首先,口是人们用来进食的,进食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,而生存又是赢的必要条件,你说这个口字重不重要呢?但这仅仅是‘口’字最表层的含义,古人有云:君子动口不动手,这‘口’字还代表着用沟通的方式取胜,而不是靠武力取胜。”
“那‘月’‘贝’‘凡’”三字,共同组成赢字的足部,这三个字是不是没有‘口’字与‘亡’字那么重要呢?”
“这便要看你自己的理解了,每个人的看法各有不同,但在我看来,这三字重要程度绝对不亚于前两者:‘月’表示只有日积月累,获得大量的知识、财富才能取胜,亦可以解释为利用好时间,从而突破自我,取得胜利;而‘贝’字代表物质财富,吃饱穿暖再去拼搏,取胜的成功率才更大;可当你衣食无忧的时候,就要懂得珍惜当下;最后这个‘凡’字代表着平凡,我之所以将此字作为赢的一部分,就是想告诉世人,平凡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胜利,创造奇迹!”
恍然间,梦醒了。我回味着仓颉的话,若有所思,再看看桌前没写完的毛笔字作业,果断地拿起了笔。